1991(2).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倍半氧化羧乙基锗((?)e—132)诱生体内干扰素的作用。小鼠体内诱生实验结果表明,最低有效剂量为12.5mg/kg,适宜剂量为200~400mg/kg,人体实验在所用剂量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根据(?)e—132诱生的干扰素对热和酸处理的敏感性,初步确定为 r 型干扰素。
1991(2).
摘要:本文观察了蔷薇果汁、余甘果汁及桔皮粉阻断大鼠体内 N—亚硝基脯氨酸(NPR0)合成的作用。结果表明,3ml 蔷薇果汁或余甘果汁(含维生素 C36μmol)能完全阻断40μmolL—脯氨酸、亚硝酸钠在大鼠体内合成 NPRO,阻断率分别达96._4%和100.3%。效果强于同量维生素 C 的作用(阻断率86.5%)。0.5g 桔皮粉(含维生素 C1.4μmol)也能发挥有效的阻断作用,阻断率为65.5%。本研完提示,蔷薇果汁、余甘果汁及桔皮粉中还含有维生素 C 以外的其它阻断成分。
1991(2).
摘要:速灭杀丁为中等毒性杀虫剂,通用名Fenvalerrt 其它名:杀灭菊酯,氰戊菊酯、戊酸氰醚酯。化学名称:α—氰基—3—苯氧基苄基—2—4(4—氯苯基)—3—基丁酸酯。化学结构式:
1991(2).
摘要:根据细菌鞭毛生长的特征,区分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两种肉眼不易区分的弥漫性菌苔,为形态鉴别提供易于判定的依据。
1991(2).
摘要:为了评价 CBD_1的诱变和/或致癌作用,用~3(?)-胸腺嘧啶核苷研究 CBD_1对雄性小鼠睾丸 DNA合成的影(?)。实验结果表明 CBD_1抑制睾丸 DNA 合成。CBD_1剂量越大,睾丸 DNA 合成抑制越明显,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合 Ames 试验的阳性结果,可初步检测CBD_1的诱变和/或致癌作用。
1991(2).
摘要:本文对“保健食品”从理论到实践上进行了讨论。目前,由“保健食品”引起的问题和看法很多,为辨明是非,提高认识,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编辑部拟以此文引起大家对“保健食品”的关注和讨论,欢迎大家勇跃来稿,各抒已见。
1991(2).
摘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卫生状况与许多因素的影响或干预有关。本研究以北京市崇文区为调查试点,对58个可能影响食品卫生的因素进行了现场调查,利用 Vax 小型计算机和 IBM 微机对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品经营单位职工的食品卫生知识水平、食品经营单位的自身卫生管理水平和完善程度、食品经营企业领导的食品卫生法律和食品卫生知识水平、食品经营企业的基本设备和卫生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因素与食品卫生状况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职工的食品卫生知识水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的行业卫生管理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设备和卫生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四个因素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卫生状况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991(2).
摘要:本文采用国外80年代先进的改良 CHALMERS 培养基,用于发酵乳和乳酸茵饮料中乳酸菌计数,并与 MRS 和 LAB 培养基进行了比较。从改良 CHALMERS 培养基分离到的菌落选择率为100%,MRS 和 LAB 分别为82.55%和84.95%(X~2=26.98,P<0.005),改良CHALMERS 培养基具有最佳选择性。由于这种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易识别,无需再做额外的鉴定试验。
1991(2).
摘要: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一般按国家标准的普通琼脂倾注法。此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有时影响因素较多,因菌落难以分辨与计数。为此,作者根据有关资料,在国家标准法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即于普通培养基中加入3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简称 TTC)指示剂,并采用涂抹法(全称 TTC-涂抹法)对4个品种的样品作了菌落总数的测定,并与国家标准法同时作了检测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991(2).
摘要:本文对 Vc 对测定 No_2(?)干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各地在监督工作中仍应按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1991(2).
摘要: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AFT)的几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直接用氯仿水(50:1)提取,经硅镁吸附剂柱净化,能有效去除干扰杂质,然后用反相 C_(18)柱,荧光检定器的 HPLC 测定 AFB_1、B_2、G_1、G_2、可由峰高或峰面积定量计算出花生中 AFT 的含量。用本法测定一份天然污染的花生,其 AFB_1、B_2的含量分别为2119ppb(CVl5.61%n=6)和695.8ppb、(CV34.94%n=6),花生中人工加入10ppbAFB_1B_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4%、96.4%,CV 分别为17.2%和15.12%。测定87年 IARC 质控样品获得满意的结果。
1991(2).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阳市的食品流通领域活跃;为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食用安全,现将1986~1989年安阳市食品的索证管理现状加以分析并对今后的前景做如下探讨。1 安阳市食品的索证管理现状在市站所辖应索证的食品经营单位有三大类:即国营、集体和个体。
1991(2).
摘要:《食品卫生法》已试行五年多的时间,食品加工等方而的卫生问题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根据《食品卫生法》廿三、廿四条和湖南省采购食品索证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于一九八八年四至五月对市内食品经营单位的采购食品索证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内容及方法1.1 调查内容:
1991(2).
摘要:黄曲霉毒素(AFT)是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强致癌物质之一。其中又以 AFT_(B1)的毒性最大,经调查研究发现玉米和花生最易污染AFT_(B1)。为了解本地区 AFT_(B1)的污染情况,我们于1977年至1988年开展了对花生油和酱油中 AFT_(B1)的监测工作。1.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来源:样品来自本市各县(区)粮
1991(2).
摘要:十年来的经多次对酱油进行卫生质量分析与探讨发现,酱油卫生质量提高不显著。分析表明,酱油的卫生问题主要发生在生产加工过程。酱油含氨基酸态氮低于标准及细菌总数超过国标,是酱油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作者阐述了氨基酸态氮含量低的酿造技术因素及职业道德问题。文章分析了近十年酱油细菌总数合格率提高显著(P<0.05)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对乡镇酱油厂进行全面整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1991(2).
摘要:本文对1981年以来调查本地175个生产单位产销的230份酒样加以分析,提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加强酒类卫生管理。1 调查内容和分析方法1.1 本底调查:先后对本地区175个白酒生产单位和个体加工点的生产设施、使用原料、工艺技术及产区环境卫生等进行全面卫生调查,同时了解在本地的销售量和饮用后的反映等情况。
1991(2).
摘要:本文报告一起56例进食捂煮肉引起中毒。57人进食,56人中毒(其中1人边食边饮白酒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1人死亡。经现场调查,从呕吐物、剩余物及肛试采样分出菌株,实验室检验鉴定为变形杆菌。1 中毒经过一九八八年十四日夜间,移某将宰杀清洗过的两头病猪砍成大块连同肠肚内脏一起在锅内煮熟,取出除汤,将熟肉、内脏切成
1991(2).
摘要:1 案情1986年4月16日某县组织食品卫生检查,发现某镇政府招待所开办的餐馆(以下简称某餐馆)没有申请食品卫生许可证即行开业经营,即按江西省违反《食品卫生法》罚款细则第三条、第八条规定给予“仃业整顿并罚款80元”的行政处罚。该店拒不接受监督处理。县卫生防疫站先后3次强制封门、贴出仃业整顿的通告均被撕毁,照常营业。并对监督执法人员进行漫骂,哄抢执法取证工
1991(2).
摘要: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不同食品、不同 pH、Nacl 含量,以及不同温度下加工对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存在、生长、繁殖有很大的影响。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就这些因素对李斯特氏菌的影响,及食品加工过程中这几个条件对食品中该菌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1 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