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4).
摘要: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主持召开的“新资源食品制标协作组会议’于1993年10月10日——12日在广西北海召开。来自卫生部、卫生部食检所及其它省市食检所、企业的代表共42人。与会代表就新资源食品的标准、GMP的制定、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功能学试验及目
包大跃 , 王茂起 , 郭振鹤 , 丛黎明 , 申志伟 , 李泰然 , 刘喜放
1993(4).
摘要:为全面,准确了解我国街头食品的卫生现状,找出街头食品现存的主要卫生问题和影响街头食品卫生的主要因素,1992年我们选择西安等五个城市作为调查点,对街头食品进行了全面的卫生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街头食品的卫生合格率只有47.3%。食品的细茵性污染严重,细菌总数和大肠茵群的超标率分别为43.3%和42.0%。多数摊点达不到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在食品制售的各环节普遍存在着诸多的卫生问题。影响街头食品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熟食品的保藏与售前加热,有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的卫生、摊位的建筑类型和设备、食品的加工方式等七个因素。
1993(4).
摘要:从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特征,人民法院对食品卫生案件行使变更权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正确行使行政处罚中自由权4个方面论述了在具体工作中应怎样正确认识、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及人民法院在这一方面的工作特征。
1993(4).
摘要:以35mg/Kg体重、70mg/Kg体重、140mg/Kg体重三个剂量灌胃NIH小鼠,测定了其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cle,MDA)和生物抗氧化剂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结果表明,大蒜液在该剂量范围内抑制NIH小鼠肝匀浆中MDA的含量,同时增加GSH的含量,说明大蒜液在体内可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解毒作用。
1993(4).
摘要:本文用引起人体食物中毒的同批玉米面及其粗提物进行鸽子致吐试验及小鼠的急性毒性观察。结果发现,含DON 25ppm的玉米面可致鸽呕吐,相当于DON剂量1.5mg/Kg体重,粗提物的致吐剂量为0.6mg/Kg体重。毒素粗提物对小鼠的LD50为雄性3.99mg/Kg体重,雌性5.71mg/Kg体重。显示受试玉米面的急性毒性较大,提示玉米面中除含DON外,可能还有其它毒素。
1993(4).
摘要: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VDC—MA)共聚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包装材料,对水蒸汽、氧气、二氧化碳等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国际上自80年代末开发以来发展很快,已在高阻隔性能树脂中占主导地位,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军工产品及精密仪器的包装材料。 VDC—MA共聚树脂的合成原料VDC和MA是中等毒性物质。国外对其留
1993(4).
摘要:增稠剂是能提高食品粘度或形成凝胶的一类添加剂,常用于果冻、凝胶软糖等冻胶态食品和果汁、含水果肉碎片的饮料等流态食品中。按标准方法(GB 5∞9·35—85)测定时,由于增稠剂凝胶、水果肉碎片等难溶物的影响,着色剂提取的比较困难。有关报导多采用加热或加试剂的方法来处理样品,本文提出滤纸透析法提
1993(4).
摘要:苯丙氨酸试验在细菌的鉴别性诊断中常用。而目前通用的苯丙酸试验方法耗时较长,灵敏度欠佳。本着准确、快速、经济、简便的宗旨,我室就此项生化试验的改进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从本站流行病科细菌室获得标准菌株24株。其中沙门氏菌属4株,志贺氏菌属2株,变形杆菌4株,非○1弧菌2株,大肠杆菌4株,蜡样芽胞杆菌2
1993(4).
摘要:运动员食品供应的卫生质量,是保证运动员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保障运动会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运动员餐厅所用食品的卫生保障措施的分析,为今后做好大型体育运动会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1 亚运会食品供应特点 1.1 膳食品种多,数量大,既有蔬菜、水产品、肉禽等膳食原料,又有熟肉制品、
1993(4).
摘要: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繁杂,应根据实际情_况科学地确定工作重点点进行分类管理。1989年以来我们应用ABC管理法进行尝试,有了点粗浅认识。 1 原理与方法 ABC管理法亦称重点管理法或分类管理法,是把某一具体管理对象按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排队,划分为ABC三类,根据每一类型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程度管理的方法。凡存在不均匀分布规律的工作
1993(4).
摘要: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美国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ILSI)合办、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办的街头食品流行病学与管理国际会议,于1993年10月19日——21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香港、台湾地区的代表60人,中国大陆的代表100人。FAO
1993(4).
摘要:食品合格率是反映某时、某地食品卫生状况的统计指标,考虑到影响食品合格率的诸因素,应用模糊综合评判隶属度的假设检验对食品合格率进行综合评价,较为合理地比较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区的食品合格率。模糊综合评判常用于评判食品质量,评价医院管理水平,本文用于评价食品合格率是一种尝试。
1993(4).
摘要:为保障消费者对违反《食品卫生法》行为的检举和控告权利,各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都设有投诉接待。本文通过对蚌埠市1988~1990年间119件食品卫生投诉情况的分析,了解消费者的投诉心态,找出投诉接待中存在的问题,为指导食品卫生管理及完善投诉接待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1993(4).
摘要:硼酸及其盐类是一类禁用于食品的添加剂,因为长期摄取添加了该物质的食品,会引起消化道损害或皮肤出疹等症状。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使用于食品是不安全的。我国也禁用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但由于硼砂具有膨松食品或使某些食品更富脆韧感的作用,一些不法的食品生产者还是把它滥加到食品中。我们共检测四种食品,各种食品中加入
1993(4).
摘要:第六届发展中国家食品卫生管理专家研修班于1993年9月27日至10月28日在东京举行。参加国家有:中国、泰国、韩国、墨西哥、巴西、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14名食品卫生专业人员。在研修期间,日本厚生省及有关部门的食品卫生专家讲授了日本的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管理系统食品添加剂及家畜、家禽的食品卫生管理,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的食品卫生管理等
1993(4).
摘要:以乌桕果实假种皮提取皮油后,其剩余物加食用植物油再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即可制备成一种食用调合油,取名乌桕调合油。经实验研究可用作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的原料。为探讨其是否可以食用,特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规定进行了研究。雌雄小白鼠和雄性大鼠的经口LD_(50)均大于10g/Kg体重,急性毒性属实际无毒物。
1993(4).
摘要:我市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玻璃瓶装饮料中经常有玻璃屑或其它外来杂质存在,为调查了解产生碎玻璃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我们对本市生产的瓶装饮料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现场随机抽取十一家大、中、小型生产厂的瓶装饮料16个品种近2000瓶,在自然光下将瓶倒置对光仔细观察,分别计算
1993(4).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工厂不断增加和扩大,一些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大海,已造成污染。了解海产品中的铅、铜、总砷的含量,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以及了解海水污染对海生动物的影响,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本市群众较常食用的四大类、32种、162个样品的海产品作了铅、铜、总砷的含量调查,其中:鱼类20种90个样品。
1993(4).
摘要:1992年我们收集北京部分农贸市场上销售的玉米面样品共57份,进行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的增菌、分离。57份中34份检出该菌,检出率为59.6%,获菌株88株,并进行了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产毒培养和动物急性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来源主要为北京农贸市场销售(大兴、房山、朝阳、宝坻、廊坊等地区
1993(4).
摘要:展青霉素是一种有毒的真菌代谢产物,它是一种神经毒物,且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常易污染水果及水果制品。国外从七十年代起,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展青霉素在我国也逐渐得到重视。能产生展青霉素的霉菌有:扩张青霉、展青霉、棒形青霉、土壤青霉、新西兰青霉、娄地青霉、棒曲霉、巨大曲霉、土曲霉和雪白丝衣
1993(4).
摘要:为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宣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促进食品质量的提高,增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陕西省西安市、四川省重庆市、浙江省湖州市先后创办了食品卫生报。报纸设有消息报道、食品法制、饮食卫生、信息交流、营养卫生、食品卫生常识、企业之窗、美食世界、美食文化等栏目,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不仅介绍国家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政策,食品卫生监督
1993(4).
摘要:以前国家对食用酒精标准无明确的规定,管理上按国家对蒸溜酒及配制酒的卫生标准进行。1986年3月20日卫生部、轻工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联合对陕西省卫生厅《关于酒类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答复》中首先提出了食用酒精可暂时按国家标准GB394—81二级以上酒精指标衡量。1987年国家标准计量局对GB 394—81《酒精》国家标准作了如下补充:“1,二级以上(含二级)酒精方可作食用酒精。2,凡用作配制酒的二级以上酒精
1993(4).
摘要:为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控制,了解食品掺伪状况.以便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监督,我们于1989年底—1990年初分别对市场上销售的味精等五类食品进行了掺伪监测,共抽样89份,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有源五类食品89份样品、除木耳外,味精、山楂制品、桔汁、奶粉均为定型包装,采自本市36个副食、蔬菜门市及12个集贸市场的销售摊点,89份样
1993(4).
摘要:1988年6月2日,市一中职工家属因食烧鸡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为阿哥纳沙门氏菌所致。 1 流行病学调查 6月2日,一中124名教职工及家属午餐食用了某商贩加工的烧鸡138只,食后10小时,2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12~20小时发病人数达到高峰,患者共36人症状相似。经调查,发病者所食烧鸡均未回锅加热,直接食用。回锅后再食者未发病,未食烧鸡
1993(4).
摘要:食物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上印制关于内含食品的营养信息,包括食物所含的总热能,提供热能的营养素含量,与健康有关的维生紊和矿物质含量,以及该食物与健康关系的描述。因此食物营养标签将成为提高人们营养知识,保证食物的营养质量,指导消费者选择食物的重要途径。美国新的食物标签法规由美国卫生部(PHS)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农业部(USDA)的食物安全和监督局(FSIS)参加,按照美国国会1990年营养标签和教育法
1993(4).
摘要:肉碱是动物组织中必需辅酶,是婴儿必须营养素,也是一种维生素。近十年来由于对该种物质的研究不断发展,初步认识到了其营养作用及对心脏的作用。纯L-肉碱作为商品供应是从1980年以后开始的。肉碱L-cranitine又称左旋肉碱,Vitarnin BT维生素BT,简称L-C,化学名称为L-3羟基-4-三甲胺基丁酸内酯,(4-Amno-3-hydroxybutyric Acid Trimethyl-
1993(4).
摘要:赭曲霉毒紊A(Ochratoxin A.缩写OA)主要污染谷物和豆类,该毒索的毒性为肾脏毒,曾引起丹麦和瑞典猪的霉菌毒素肾病,OA也可能是人的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病因。OA对实验动物还具致畸和致癌作用,是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霉菌毒素。现将文献报导的有关OA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赭曲霉毒素A的产生 OA是由曲霉和青霉属的几个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这些霉细是赭曲霉、硫色曲霉、蜂蜜曲霉、洋葱曲霉
1993(4).
摘要:1 流行病学调查 1991年5月25日上午6时许,东兰县三弄多牙满村×××家将自己家养的一头猪屠宰,并将猪生血用洗净的陶瓷碗分别盛装存放(每碗约400克),当天下午6时许×××家又将猪肺,气管、小肠、脾脏切碎并炒熟,同时分别加(每碗约100克)到已盛好的猪生血上面作配料,然后供亲戚朋友进餐。前后参加进食猪生血13人.12人发病,发病人数占进食人数的95.5%,重者7人住院治
1993(4).
摘要:1991年12月9日,新疆塔城市发生一起因食用豇豆罐头引起的A型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罗某1991年12月4日在塔城市北市场购买2瓶塔城市罐头厂生产的豇豆罐头。中午开始食用,晚饭同其弟2人就餐。其弟食了两口自觉味道不好未再吃,罗某一人将两瓶罐头至7日陆续吃完。其他食物均为日常加热食物。该罐头厂属市二轻局下设的一个集体企业,设备简陋,无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只具常压灭菌设备,豇豆罐
1993(4).
摘要:1991年8月15日.河南省临颖县繁城镇锅永口村,×××因生小孩中午设家宴,引进57人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腹泻、口唇发紫为主。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证实为奇异变形杆菌和亚硝酸盐引起的混合型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引起中毒的食品按当地家庭宴席的习惯是先上酒菜,然后是饭菜,8月15日中午的酒菜有肠、肺、肝、肚等驴内脏的冷盘,食后50分钟,还未吃其它食物就出现首例病人。参加宴
1993(4).
摘要:1989年11月和1990年3月,河北省衡水地区发生两起因食用自制发酵豆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共19人进食,13人中毒,1人死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 1 病例之一 1989年11月19日,冀县徐庄乡支村刘某将5公斤黄豆煮熟,放进小缸内密封发酵。7天后加入两倍量的白萝卜条,30日刘某一家6人于午餐开始食用,之后每餐做咸菜食用。12月3日下午有一人发病,4日有2人发病。据调查:由于豆豉味道难闻,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