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27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肉鸡养殖场中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双重耐药沙门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2015, 27(5):487-494.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1

      摘要 (1159) HTML (0) PDF 4.34 M (2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明养殖场肉鸡及其环境中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耐药沙门菌的分布和耐药机制特点。方法 对河南省4个不同地区肉鸡养殖场及环境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双重耐药菌株的筛选和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喹诺酮类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结果 从52株养殖场肉鸡肛拭子及环境中筛选出5株耐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沙门菌,均为印第安纳沙门菌,有AMP-CAZ-CHL-CIP-CTX-GEN(n=1)和AMP-CAZ-CHL-CIP-CTX-GEN-SXT-TET(n=4)两种耐药谱。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显示,5株菌的拓扑异构酶编码基因gyrA和parC均有点突变出现,均携带了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包括oqxAB、aac(6′)-Ib-cr基因,而qnrA、qnrB、qnrS、qnrC、qnrD和qepA基因则未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显示,5株菌均为blaCTX-M-65型。结论 耐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菌株存在于肉鸡养殖环节及其环境中,并具有复杂的喹诺酮耐药机制和可传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为阐明农场-餐桌-感染者传递链条中耐药关联性,为社区感染防控、临床抗生素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应该加强肉鸡等养殖业沙门菌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

    • 浓缩乳清蛋白粉及其制品中梭状芽胞杆菌的分离及鉴定

      2015, 27(5):494-498.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2

      摘要 (1109) HTML (0) PDF 3.63 M (2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多种方法对新西兰进口浓缩乳清蛋白粉及其制品、市售婴幼儿配方粉样品中分离的梭状芽胞杆菌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分离菌株的生长特性、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普通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形态特征等表型特征,结合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结果,对分离菌株进行综合鉴定。结果 78份样品中有16份(20.5%)被梭状芽胞杆菌污染,其中2份为浓缩乳清蛋白粉及其制品,14份为婴幼儿配方粉样品。共分离到梭状芽胞杆菌17株,包括生胞梭菌12株、拜氏梭菌2株,丁酸梭菌2株和第三梭菌1株。结论 新西兰进口浓缩乳清蛋白粉及其制品中厌氧微生物污染严重,经鉴定污染的主要微生物为生胞梭菌。

    • 红河州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研究

      2015, 27(5):499-502.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3

      摘要 (908) HTML (0) PDF 3.14 M (2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了解红河州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为食源性食物中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红河州收集到的31株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10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分离菌株普遍携带肠毒素毒力基因并且所有菌株均至少携带一种肠毒素基因,而呕吐型毒力基因只有一株菌携带。结论 红河州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基因携带以腹泻型为主,且携带率较高,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 >研究报告
    • 山东地区生猪和家禽屠宰环节沙门菌血清型分布

      2015, 27(5):503-508.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4

      摘要 (1191) HTML (0) PDF 5.32 M (2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了解山东地区生猪和家禽屠宰环节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动物源性产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方法 2014年9~12月从山东省部分屠宰场采集分离的335株沙门菌,应用液态悬浮芯片技术对沙门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附加靶蛋白(AT)的基因进行检测,然后运用Salmonella serotyping assay软件分析鉴定血清型。结果 335株沙门菌中299株共分为29个血清型,另有36株未分型,优势血清型主要为德尔卑沙门菌(S.Derby,24.8%,83/335、)和肠炎沙门菌(S.enteritidis,15.2%,51/335)。德尔卑沙门菌、汤卜逊沙门菌(S.Thompson)和阿贡纳沙门菌(S.Agona)在生猪和家禽屠宰场中都有分布;生猪屠宰场以德尔卑沙门菌(39.8%,64/161)为主,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19.3%,31/161)和汤卜逊沙门菌(13.7%,22/161);家禽屠宰场中以肠炎沙门菌(28.7%,50/174)、印第安纳沙门菌(S.Indiana,12.1%,21/174)和德尔卑沙门菌(10.9%,19/174)为主。另外,不同地区屠宰场的沙门菌血清型呈差异分布,生猪屠宰场中除鲁中部外,其他地区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家禽屠宰场中,鲁东和鲁西地区主要是肠炎沙门菌,鲁东北地区以德尔卑沙门菌为主;鲁中部地区分离株以汤卜逊沙门菌为主。结论 山东省屠宰场中的沙门菌污染比较严重,且有多种血清型,需加强屠宰环节的致病菌监控,降低动物产品在屠宰环节受沙门菌污染的风险。

    • 2010—2013年云南省保山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分析

      2015, 27(5):508-511.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5

      摘要 (951) HTML (0) PDF 3.73 M (2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2010—2013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3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保山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5起,除1起食源性寄生虫病外,均为食物中毒事件,发病439人,死亡4人;第二、三季度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均最多;2011年来发病起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人数无明显规律。结论 为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监测与消费者食源性疾病安全教育。

    • >实验技术与方法
    • 草莓中诺如病毒和甲肝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5, 27(5):512-517.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6

      摘要 (1174) HTML (0) PDF 7.01 M (2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草莓中诺如病毒GI、诺如病毒GII和甲肝病毒等3种食源性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方法 对草莓样品进行前处理、病毒富集、病毒RNA提取和纯化后,先采用单重实时荧光RT-PCR进行检测,随后进行多重实时荧光RT-PCR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多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分析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所采用的病毒富集和核酸提取方法可以实现病毒的有效富集和抑制剂的去除,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特异性强(100%),对草莓样品中诺如病毒GI、诺如病毒GII和甲肝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56.2 RT-PCR50/20 g、31.6 RT-PCR50/20 g和31.4 CCID50/20 g。同时对5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强,适用于草莓产品中诺如病毒GI、诺如病毒GII和甲肝病毒的同时检测。

    • 异丁醇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α-茄碱

      2015, 27(5):517-520.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7

      摘要 (872) HTML (0) PDF 4.84 M (2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异丁醇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马铃薯中α-茄碱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马铃薯匀浆样品经5%乙酸溶液搅拌提取30 min,提取液调节pH至11.0后加入异丁醇进行萃取,萃取液加热浓缩,N2吹干。残渣经甲醇复溶,过0.45 μm滤膜后进样,HPLC检测α-茄碱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2∶78,V/V),Discovery C18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0.02~1.00 mg/ml范围内,α-茄碱的峰面积和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68和2.27 μg/ml,方法检出限为1.38 μg/g。样品在0.04、0.40和2.00 mg/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8%~116%。方法精密度RSD为0.16%~1.79%。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马铃薯中的α-茄碱含量的快速检测。

    • 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3种前处理法比较

      2015, 27(5):520-524.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8

      摘要 (1304) HTML (0) PDF 6.32 M (2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准确、可靠、稳定的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湿消解法、微波消解法、干灰化法分别处理食品样品,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结果 鱼粉、紫菜(GBW 10023-GSB-14)、大米(GBW 10010)、鸡肉(GBW 10018)干灰化法测定总砷的结果为3.18±0.052、27.01±0.063、0.104±0.002、0.115±0.004 mg/kg均在参考值范围,加标回收率为93.7%~98.5%,RSD≤2.31%;湿消解法测定结果为3.12±0.041、26.93±0.072、0.103±0.003、0.112±0.003 mg/kg均在参考值范围,加标回收率为89.2%~97.5%,RSD≤1.92%;微波消解法处理鱼粉和紫菜的测定结果为1.74±0.032、15.40±0.096 mg/kg不足参考值的60%,但大米、鸡肉的测定值为0.102±0.001、0.114±0.005 mg/kg在参考值范围,加标回收率为96.3%~97.5%,RSD≤2.51%。湿消解法具有灵活调节消解温度,消解酸种类、用量和消解时间等优点,可适用于大部分食品样品的前处理;微波消解法耗费时间短,但用酸量大,适用于砷存在形态相对简单的样品;干灰化法耗费时间较长,适用于挥发温度高、油脂含量高、砷存在形态比较复杂的样品。结论 湿消解法、干灰化法适用于大部分食品样品的前处理,微波消解法使用有局限性,仅适应于砷存在形态相对简单的样品。

    • 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方法的建立

      2015, 27(5):524-530. DOI: 10.13590/j.cjfh.2015.05.009

      摘要 (1317) HTML (0) PDF 9.65 M (2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实时荧光单引物等温扩增(SPIA)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方法。方法 本文以阪崎克罗诺杆菌OmpA基因特异序列为靶序列,设计RNA-DNA组合引物和链终止序列,优化反应体系,对4株不同来源阪崎克罗诺杆菌和21株其他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实时荧光SPIA特异性分析,通过不同浓度梯度阪崎克罗诺杆菌菌悬液灵敏度的检测和添加有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婴儿配方奶粉样品检出限的确定,评价方法的准确度。结果 除4株阪崎克罗诺杆菌外,其他细菌均未出现特异性荧光扩增曲线,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40 min内,实时荧光SPIA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纯培养基因拷贝灵敏度为每反应1 copies,相应活菌数为1.6×10-1 cfu/ml;对婴儿配方奶粉模拟样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检出限是1.5×100 cfu/100 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快速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OmpA基因。

    •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

      2015, 27(5):530-534.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0

      摘要 (942) HTML (0) PDF 6.92 M (2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残留量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加入同位素内标后,用甲醇提取,离心后上清液经50 ℃水浴氮气吹至近干,乙酸乙酯溶解残渣后,采用氨基小柱固相萃取,正己烷-乙酸乙酯(20∶80,V/V)和乙酸乙酯两种溶液洗脱后,氮气吹干,流动相溶解后,涡旋混匀过0.22 μm有机滤膜后,L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在3类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4.8%~103.6%;RSD为3.7%~8.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0.07 μg/kg和0.10~0.24 μg/kg。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类物质的检测。

    •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测定啤酒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

      2015, 27(5):534-537.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1

      摘要 (1024) HTML (0) PDF 5.85 M (20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柱前衍生-UPLC-FLD法测定啤酒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方法。方法 样品直接经过乙腈稀释提取,提取液经过离心后,取上清液用多功能柱净化,净化液经氮气吹干、用三氟乙酸衍生后,经定容、微孔滤膜过滤、进液相色谱分析,以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 μm)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4种黄曲霉毒素线性范围较宽,相关系数r在0.999 2~0.999 6之间,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出限分别为0.05、0.02、0.08、0.02 μg/kg。加标回收率90.47%~108.17%之间,回收率的RSD在0.97%~8.13%之间。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精密度高,干扰性小,能满足啤酒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同时测定。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17种塑化剂

      2015, 27(5):538-542.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2

      摘要 (898) HTML (0) PDF 7.55 M (2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植物油中17种塑化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的方法。方法 采用正己烷饱和乙腈萃取,专用固相萃取柱净化,丙酮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后,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结果 17种塑化剂的线性关系较好,方法检出测限范围在0.01~0.5 mg/kg,在高、中、低3个水平下进行植物油样品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76.5%~105.2%,相对标准偏差RSD<8.0%(n=6)。结论 本研究所用方法与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比较,不仅适用于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检测,同时净化效果能有效去除油脂及色素的干扰,明显降低方法的检出限,且操作简便、溶剂用量小、重现性好。

    • 电喷雾-离子迁移谱快速筛查淀粉中的顺丁烯二酸

      2015, 27(5):542-546.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3

      摘要 (821) HTML (0) PDF 7.30 M (2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电喷雾-离子迁移谱(ESI-IMS)快速筛查淀粉中顺丁烯二酸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80%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稀释定容后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在大气压条件下,以ESI作为电离源,空气作为迁移气体,在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 顺丁烯二酸在5~5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 3,检出限为2 μg/ml,定量限为5 μg/ml。在5.0、10.0、50.0 mg/L 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顺丁烯二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7.5%~9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8%~7.07%。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淀粉样品中顺丁烯二酸的快速筛查。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辅助改善记忆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7种化学药物

      2015, 27(5):546-549.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4

      摘要 (971) HTML (0) PDF 5.83 M (2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辅助改善记忆类保健食品不同剂型中(口服液、丸剂、软胶囊)17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3种不同剂型的保健食品样品以50%甲醇水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提取后采用C18-SPE柱净化,通过Thermo AccliaimTM Mixed-Mode WCX-1色谱柱(150 mm×2.1 mm,3 μm)分离,以100 m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相应浓度范围内,17种化学药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加标回收率为85%~120%,检出限为10~40 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能实现3种剂型中17种非法添加化学物的同时分析,可用于辅助改善记忆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定性筛查和定量检测。

    • >食品安全标准及监督管理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2015, 27(5):550-552.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5

      摘要 (1248) HTML (0) PDF 4.48 M (26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前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待建立指导监测工作开展的基础理论,监测目标有待集中,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公众信息交流有待加强。今后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机制建设促使承担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主动提升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式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确保监测工作的效果,推进技术革新以全面提升监测水平,深入数据挖掘发挥监测作用。通过开展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创新并加强数据利用,势必会更好地发挥出监测工作的作用和效果。

    • >调查研究
    • 广东省鳜鱼和杂交鳢中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残留调查及暴露评估

      2015, 27(5):553-558.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6

      摘要 (854) HTML (0) PDF 9.10 M (2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了解广东省主要养殖地的鳜鱼和杂交鳢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残留情况。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鱼肉中的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 2013年孔雀石绿的总检出率为11.7%,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总检出率为20%。2014年孔雀石绿的总检出率为25%,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总检出率为12.5%。近两年总孔雀石绿残留量在0.58~19.1 μg/kg之间,总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在0.66~36.6 μg/kg之间。暴露评估显示:人体每天可能的孔雀石绿的平均暴露量0.24 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04 μg/kg BW,最高暴露量1.10 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2 μg/kg BW;人体可能的每天呋喃西林代谢物的平均暴露量为0.34 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05 μg/kg BW,最高暴露量为0.87 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1 μg/kg BW;人体可能的每天呋喃唑酮代谢物的平均暴露量0.56 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09 μg/kg BW,最高暴露量2.10 μg,即每人每日膳食暴露量为0.03 μg/kg BW。结论 近两年鳜鱼和杂交鳢中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检出率相对较低,膳食暴露评估显示孔雀石绿在此范围内对人体健康损害危险性极小。

    • 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现况分析

      2015, 27(5):559-561.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7

      摘要 (846) HTML (0) PDF 4.71 M (2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2年底全面启动了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共搜集到食品标准约5 000项,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398项。此次清理过程反映出我国食品标准存在内容界定不清、部分标准内容之间重复交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亟需建立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对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进行了汇总、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食品标准清理及整合工作提供参考。

    • >风险监测
    • 宁波地区食品中致病菌监测与流行株分析

      2015, 27(5):562-568.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8

      摘要 (1240) HTML (0) PDF 11.64 M (2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了解宁波地区食品中致病菌检出情况和菌株的耐药性,发现其流行优势菌。方法 致病菌检测采用直接分离与增菌分离相结合的方法;细菌鉴定采用生化筛检和API等方法;细菌分型采用诊断血清和PFGE基因分型;药敏试验采用K-B法,耐药基因检测采用PCR法。结果 6 812份食品样品中检出目标菌7类12种,共2 331份,检出率为34.22%,致病性弧菌检出数最高,其次为沙门菌和致病性气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与其他致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出10个血清群和29个PFGE型,其中O6、O5血清群和PFGE 1型是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优势流行型。检出的致病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其中3株气单胞菌为带aacc耐药基因的多重耐药菌。结论 宁波地区食品中致病菌种类较多,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各类致病菌均有流行优势株,副溶血性弧菌是最主要的流行优势株;血清分型和PFGE型能发现优势菌,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 2013年河北省159份生乳中硫氰酸盐含量分析

      2015, 27(5):568-571. DOI: 10.13590/j.cjfh.2015.05.019

      摘要 (808) HTML (0) PDF 6.48 M (2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了解河北省生牛乳中硫氰酸盐含量情况。方法 遵循代表性、随机性和适时性的采样原则,采得全省范围内2013年159份生乳样品,按照食品中硫氰酸钠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硫氰酸盐含量测定。结果 111份样品检出硫氰酸盐,48份未检出,检出含量最高为6.45 mg/kg,P50为1.32 mg/kg,P95为2.94 mg/kg。结论 159份生乳样品中硫氰酸盐含量均低于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硫氰酸钠添加量(≤15 mg/kg),河北省生乳中硫氰酸盐污染情况相对较轻。

    • 河北地区谷物及谷物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污染水平调查与分析

      2015, 27(5):571-575. DOI: 10.13590/j.cjfh.2015.05.020

      摘要 (773) HTML (0) PDF 8.70 M (2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河北地区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衍生物污染状况,对河北地区31份婴幼儿谷类辅食、112份燕麦及其制品和293份小麦粉中DON及其衍生物污染状况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婴幼儿谷类辅食检出率为93.5%(29/31),燕麦及其制品检出率为8.9%(10/112),小麦粉样品检出率为99.7%(292/293)。结论 检测数据表明,含有小麦粉的婴幼儿谷物辅食及燕麦制品污染较为严重,且小麦粉样品中DON的阳性检出率为99.7%,由此可见,小麦粉很容易受DON污染。在此次检测的436份样品中,阳性样品最大值为878.4 μg/kg,所有样品DON含量均低于我国谷物食品中的限量标准,由于我国缺乏婴幼儿辅食中DON的限量规定,其污染状况值得引起关注。

    • >风险评估
    • 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的食品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2015, 27(5):576-585. DOI: 10.13590/j.cjfh.2015.05.021

      摘要 (1040) HTML (0) PDF 16.86 M (1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科学评估食品中化学性因素、致病菌、寄生虫、病毒的风险,有效地把大量的监督抽检的数据和“三率”(超标率、合格率、不合格率)转化为风险的量化分级,为确立优先监管顺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经验判断、专家评议、Delphi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食品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的风险分级的具体指标和方法。结果 初步建立了对食品中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的风险分级方法和指标体系。总风险分值=8×健康风险+2×影响因子,其中健康风险的一级指标为危害性、可能性、脆弱性,影响因子的一级指标为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监管影响。每个一级指标由多个二级指标分段赋分值加权求和而成。结论 此风险分级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能识别出食品污染风险的优先次序,为监管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预警策略、确立优先监管领域和合理分配风险管理措施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杭州市居民主要膳食镉暴露评估

      2015, 27(5):585-589. DOI: 10.13590/j.cjfh.2015.05.022

      摘要 (809) HTML (0) PDF 8.46 M (2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2011—2013年杭州市主要食品中镉污染水平及居民膳食消费量,评估杭州市居民镉暴露的安全性。方法 对各类食品中镉含量进行检测,并结合2010年杭州市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各类食物消费量数据,获得杭州市居民膳食中镉的实际摄入量,对居民由膳食摄入的镉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10大类食品1 010份食品样品中镉的总检出率为73.76%(745/1 010),总超标率为5.12%(41/801)。大米、小麦及猪内脏均检出镉,检出率为100%,乳制品检出率最低(29.03%,27/93),超标食品主要是大米、水产品、猪肾、蛋类、蔬菜及食用菌。按照食品消费量的均值估算,杭州市居民每月10大类主要食品的镉暴露量为22.61 μg/kg BW,未超过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为25 μg/kg BW,镉的安全限值MOS=1.11。贡献率最大的3类食品分别为大米(64.16%)、蔬菜(15.28%)及水产品(14.48%)。结论 杭州市主要食品对居民膳食镉的平均贡献水平未超过PTMI值,MOS>1,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总体上安全,由于杭州市居民大米的消费量较大且大米对居民膳食镉贡献率最高,监管部门应对大米的镉污染问题予以重视。

    • >食源性疾病
    • 一起食用苦蒲瓜引起的幼儿园幼儿中毒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2015, 27(5):590-593. DOI: 10.13590/j.cjfh.2015.05.023

      摘要 (1229) HTML (0) PDF 7.26 M (2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查明深圳市某幼儿园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规模、致病来源,采取控制措施,为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提出建议。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并找出病因线索,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通过采集留样食品、患者呕吐物和肛拭子、环境涂抹拭子进行微生物检测,市场调查商贩和市民对苦蒲瓜的认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搜索到病例21名,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80.95%(17/21)、腹泻71.42%(15/21)、腹痛61.90%(13/21)、头晕28.57%(6/21)、头痛14.29%(3/21)。潜伏期最短0.5 h,最长7.5 h,中位数为2.5 h。同时调查共同进餐未发病的42名人员作为对照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本次事件的可疑食物为蒲瓜,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比值比(OR)=266.00,95%可信区间(95%CI)=14.150~5 000.000。采集的22份样品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尝试留样蒲瓜带有明显苦味。19.05%(4/21)的商贩和5.77%(3/52)的市民知道苦蒲瓜会引起食物中毒。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苦蒲瓜引起,建议幼儿园可使用其他蔬菜代替蒲瓜制作菜肴,各类饭店和家庭可先品尝再购买,卫生部门加强对商贩和市民的健康教育,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 >综述
    • 高分辨质谱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

      2015, 27(5):594-598. DOI: 10.13590/j.cjfh.2015.05.024

      摘要 (966) HTML (0) PDF 9.09 M (2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目前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的两种高分辨质谱技术,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和傅里叶变换静电场轨道阱质谱(FT Orbitrap-MS)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简要阐述了高分辨质谱技术较低分辨质谱技术在痕量分析中的优势,同时对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β-葡聚糖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生物学意义

      2015, 27(5):599-604. DOI: 10.13590/j.cjfh.2015.05.025

      摘要 (993) HTML (0) PDF 11.05 M (2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葡聚糖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在调控树突状细胞(DC)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显示β-葡聚糖可以促进DC成熟、细胞因子分泌及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β-葡聚糖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抗炎症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这些效应与β-葡聚糖调控DC的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在β-葡聚糖对DC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在抗肿瘤、抗感染和抗炎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邮寄地址与联系方式变更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