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硝酸镧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

      2019, 31(2):99-105, 115.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1

      摘要 (630) HTML (0) PDF 9.86 M (1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硝酸镧对大鼠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160只SPF级断乳大鼠随机分为两批,每批80只并随机分为对照、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于出生后第24天开始灌胃给予硝酸镧溶液,剂量分别为0、2、20、60 mg/kg BW。出生后第51天对第一批大鼠进行主要脏器重量及脏体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出生后第54天对第二批大鼠进行脾T、B淋巴细胞增殖及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雌雄大鼠硝酸镧各剂量组周体质量和终体质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大鼠高剂量组肾脏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大鼠低剂量组脑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大鼠高剂量组自然杀伤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雄性大鼠低剂量组CD4/CD8比值升高,雌性大鼠T细胞数增加、B细胞数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硝酸镧对大鼠具有免疫毒性作用,基于免疫毒性测试终点,其免疫毒性作用的基准剂量下限为8.10 mg/kg BW。

    • >研究报告
    • 市售婴幼儿食品中克罗诺杆菌分离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2019, 31(2):106-110.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2

      摘要 (648) HTML (0) PDF 7.31 M (1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婴幼儿食品中克罗诺杆菌分离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 2010—2016年在国内32个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食品中分离获得50株克罗诺杆菌,使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Ⅰ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 50株克罗诺杆菌分为47个PFGE型,相似度为28.7%~100.0%,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分离株分散在各簇,无地区聚集性和特异性,但有2个企业不同批次产品的分离菌株分别属于同一克隆株。50株克罗诺杆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均敏感,对磺胺嘧啶、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7株克罗诺杆菌表现出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结论 部分婴幼儿食品加工企业存在克罗诺杆菌持续污染,且有多重耐药株出现,应加强关注。

    •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5种罂粟壳生物碱基质效应

      2019, 31(2):111-115, 158.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3

      摘要 (763) HTML (0) PDF 6.81 M (1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考察3种不同食品基质中罂粟碱、吗啡等5种生物碱类物质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中的基质效应。方法 用提取前与提取后空白溶液加标方法分析基质效应的影响,并配制不同浓度加标溶液,通过拟合标准曲线,比较斜率、截距等,评估5种生物碱成分测定的基质效应。结果 固体、半固体基质样品基质效应较强,那可丁、蒂巴因、可待因易受基质效应影响,通过优化梯度洗脱程序、加入内标溶液、稀释样品等方法可有效降低或消除基质效应影响。结论 基质效应与基质种类、化合物种类等有明显关系,本试验中基质效应的改进方法可为不同样品基质中罂粟壳生物碱的测定提供参考。

    • >实验技术与方法
    • 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肉中7种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物残留

      2019, 31(2):116-121.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4

      摘要 (622) HTML (0) PDF 7.38 M (1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并优化鱼肉中7种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物残留的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用提取剂(含90%乙腈水溶液和5%甲酸)提取后,提取液经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Waters CORTECS UPLC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 μm)分离,以含0.1%甲酸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MRM)定性定量分析水杨酸、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和保泰松7种成分。结果 7种化合物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5 2;方法回收率用三个浓度进行添加试验,回收率为80.3%~95.5%;定量限为2~10 μg/kg。结论 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检测鱼肉中7种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物的残留。

    • 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类有机物

      2019, 31(2):121-125.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5

      摘要 (914) HTML (0) PDF 7.17 M (1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饮用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有机物的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方法 准确移取10 ml水样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1.0 g NaCl,55 ℃平衡30 min,进入GC-MS/MS进行分析。样品经毛细管柱HP-5MS(30 m×0.25 mm,0.25 μm)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离子峰面积定量,保留时间及特征离子对的丰度比定性。结果 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0~0.999 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5.2%,加标回收率为85.0%~98.0%(n=6),检出限为0.005 1~0.064 μg/L。结论 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快速、简便、准确性高等特点,适用于饮用水中的8种挥发性卤代烃准确检测。

    •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24种邻苯二甲酸酯

      2019, 31(2):125-131.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6

      摘要 (573) HTML (0) PDF 19.69 M (1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同时测定饮用水中2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250 ml水样过C18玻璃固相萃取柱吸附,6 ml乙酸乙酯洗脱,旋蒸近干,1.0 ml正己烷溶解定容,进样体积为1 μl,HP-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24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5,方法检出限为0.014~0.50 μg/L,定量限为0.047~1.7 μg/L,平均回收率为80.2%~113.7%,相对标准偏差为2.7%~10.3%(n=6)。应用该方法测定10份不同水质样品,结果共检出9种邻苯二甲酸酯。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高、简便快速,适用于同时检测饮用水、水源水和瓶装水中24种邻苯二甲酸酯。

    • 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法检测果蔬样品中3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

      2019, 31(2):132-136.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7

      摘要 (672) HTML (0) PDF 6.48 M (1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检测福美铁、丙森锌、代森锰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GC-FPD(S)]测定方法,提高该类农药的检测专一性。方法 用带有强螯合作用的碱性缓冲溶液将不溶于水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重金属盐转化为可溶于水的钠盐,在离子对甲基化的作用下将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盐转化为可供GC-FPD(S)测定的含硫酯类物质,优化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检测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论证。结果 衍生后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在一定范围内,其浓度的平方与GC-FPD(S)的响应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福美铁、丙森锌、代森锰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1、0.5、0.5 mg/kg,平均回收率为75.3%~94.6%,相对标准偏差最大为14.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可靠,各项指标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猪油中氯酚类物质

      2019, 31(2):136-140.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8

      摘要 (608) HTML (0) PDF 6.41 M (1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测定食用猪油中2,4,5-三氯苯酚、2,4,5-三氯苯氧乙酸和五氯酚3种物质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80%乙腈提取,固相萃取(SPE)和正己烷净化萃取后,以Atlantis T3(2.1 mm×150 mm,3 μm)为分析柱,乙腈-5.0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以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 2,4,5-三氯苯酚、2,4,5-三氯苯氧乙酸和五氯酚在2.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9、1.59、0.90 μg/kg,定量限分别为0.29、5.28、3.00 μg/kg,回收率为71.9%~109.5%,相对标准偏差为0.2%~9.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食用猪油中2,4,5-三氯苯酚、2,4,5-三氯苯氧乙酸、五氯酚3种物质的高通量检测。

    •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熟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

      2019, 31(2):141-145. DOI: 10.13590/j.cjfh.2019.02.009

      摘要 (938) HTML (0) PDF 6.46 M (1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熟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快速基质分散净化(QuEChERS)法处理后,用HP-INNOWax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分离,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0.20~50.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7,方法检出限为0.02~0.1 μg/kg。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8%~120%,相对标准偏差为3.42%~15.24%。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熟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测。

    • 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谷物中4种黄曲霉毒素

      2019, 31(2):146-149.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0

      摘要 (689) HTML (0) PDF 6.55 M (1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以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谷物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方法 样品以超临界CO2-甲醇(98∶2,V/V)为萃取剂萃取,以超临界CO2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Shim-pack UC-X RP C18色谱柱(150 mm×4.6 mm,3 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检测。结果 黄曲霉毒素Bl、B2、G1、G2质量在0.5~20 ng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线性关系良好,在大米粉和玉米渣样品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3%~107.9%、93.0%~106.1%、93.4%~104.9%、92.8%~102.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4.3%、3.2%~4.5%、3.0%~4.6%、3.0%~4.5%(n=6);方法定量限为0.1 μg/kg。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单、安全、准确,可用于检测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l、B2、G1、G2的残留量。

    • >食品安全标准及监督管理
    •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责任制度问题与建议

      2019, 31(2):150-153.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1

      摘要 (669) HTML (0) PDF 5.17 M (1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责任制度的内涵,针对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为完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责任制度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条文,明确第三方平台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运用案例分析法,说明第三方平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结合实践,探究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存在的问题。结果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责任制度存在法律条文不明确、信息未有效共享、缺乏落实审查义务的内在动力及责任边界不明确等问题。结论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责任制度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构建预防制度和有奖举报制度,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建立责任分担共治机制,发挥第三方平台的重要作用。

    • >调查研究
    • 石家庄市零售鸡肉样品中弓形杆菌污染调查

      2019, 31(2):154-158.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2

      摘要 (848) HTML (0) PDF 8.95 M (1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零售鸡肉中弓形杆菌的污染情况,为石家庄市弓形杆菌分布特征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 从石家庄市市内四区的菜市场、超市、连锁肉店随机购买零售鸡肉样品90份,应用驱动增强动力双孔滤膜法从样品中分离培养弓形杆菌,利用弓形杆菌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测序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利用16S rDNA、rpoB基因测序的方法验证菌种鉴定结果。结果 90份鸡肉样品中,60份样品检出弓形杆菌86株,其中嗜低温弓形杆菌49株、布氏弓形杆菌37株,弓形杆菌检出率为66.67%(60/90)。60份阳性样品中,嗜低温弓形杆菌阳性样品45份(75.00%),布氏弓形杆菌阳性样品35份(58.33%)。嗜低温弓形杆菌和布氏弓形杆菌混合感染阳性样品20份,占比为22.22%(20/90)。不同采样点弓形杆菌检出率有较大差异。结论 石家庄市零售鸡肉中弓形杆菌污染较重,嗜低温弓形杆菌污染率高于布氏弓形杆菌,两种弓形杆菌混合污染样品率较高。

    • >风险评估
    • 我国饮料食品接触材料暴露评估参数构建研究

      2019, 31(2):159-162.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3

      摘要 (850) HTML (0) PDF 5.70 M (1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我国饮料食品接触材料的暴露评估参数。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9省(市)居民饮料消费状况调查数据,计算饮料消费人群中各类包装的不同类型饮料的消费量,构建不同饮料食品接触材料的消费系数和食品分配系数。结果 我国居民平均每天饮用的饮料为1 243.34 g,其中,塑料、玻璃、金属(带涂层)、纸和纸板(聚合物涂层)食品接触材料的消费系数分别为0.28、0.24、0.23和0.21。接触材料为塑料的饮料,主要为酸性和水性食品,食品分配系数分别为0.96和0.04。以无涂层金属材料包装的饮料为茶叶等干性食品。纸和纸板(无涂层)包装的饮料,主要是水性和酸性食品,食品分配系数分别为0.67和0.26。结论 基于饮料实际消费状况调查数据构建的饮料食品接触材料暴露评估参数可为我国饮料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 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主要膳食中镉暴露评估

      2019, 31(2):162-166.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4

      摘要 (1001) HTML (0) PDF 7.16 M (1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下城区居民主要食品中镉含量及居民膳食中镉暴露的风险。方法 随机采集下城区11类食品进行镉含量检测,结合2009年下城区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计算下城区居民膳食中镉的摄入量和安全限值(MOS)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875份食品中镉的总检出率为79.43%(695/875),总超标率为6.91%(55/796)。11类食品中菌藻类的紫菜镉含量最高为4.510 0 mg/kg。下城区居民主要膳食中镉每月平均总暴露量为15.785 8 μg/kg BW,未超过镉暂定每月允许摄入量(25 μg/kg BW),MOS>1,表明经膳食暴露镉的健康风险较低。膳食中镉暴露贡献率最高的3类食品分别为水产品(43.97%)、菌藻类(17.42%)、大米(16.48%)。虽然下城区居民水产品和菌藻类的消费量很低,但因其镉污染严重,所以贡献率较高,为镉暴露高风险食品。结论 下城区居民主要膳食中镉暴露水平总体上安全,水产品和菌藻类为镉暴露高风险食品,需加强水产品和菌藻类食品可能污染的问题研究。

    •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实施反馈意见分析和探讨

      2019, 31(2):167-173.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5

      摘要 (621) HTML (0) PDF 11.26 M (2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测机构、企业、相关科研专家等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情况,为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及意见反馈平台”收集标准反馈意见,采用内容分析法编码数据,对编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共收集意见和建议967条,其中,有效意见和建议745条,主要涉及标准范围(42%,313/745)、食品分类(34%,252/745)、限量指标(9%,68/745)、采样方案(3%,23/745)、与其他标准的关系(3%,21/745)等。结论 需要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进行修订,同时应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贯工作,提高监管人员、检验机构及企业对于食品中微生物危害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 >食源性疾病
    • 湖北省某中学因面条引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

      2019, 31(2):174-178.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6

      摘要 (729) HTML (0) PDF 8.35 M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湖北省某中学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病例对照方法对暴发疫情数据和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疫情涉及91例疑似病例和2名隐性感染者,罹患率为33.8%(91/269)。4名厨工中,2名为隐性感染者。首发病例为八(2)班学生,发病日期为2017年2月15日7∶30。69.2%(63/91)的病例在2月15日8∶00~24∶00发病,发病时间中位数为2月15日16∶00。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进食2月14日早餐热干面发病风险增加[比值比(OR)=9.93,95%置信区间(95%CI)为1.17~84.04]。结论 此次事件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在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季节,应继续加强对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

    • 2016—2017年安徽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9, 31(2):178-181.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7

      摘要 (977) HTML (0) PDF 8.19 M (1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查询2016—2017年安徽省毒蕈中毒事件及病例,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安徽省共报告毒蕈导致的中毒事件129起,中毒223人,死亡2人,主要发生在8~10月,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家庭是毒蕈中毒主要发生场所,高发地区为皖北与皖中交接区域和皖南山区,病例主要为40岁以上人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首诊诊断为疑似毒蕈中毒的正确率为69.23%(90/130)。结论 安徽省毒蕈中毒具有季节性、区域高发性的特点,应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宣传,减少毒蕈中毒事件发生。

    • >食品安全聚焦
    • 第26届油脂法典委员会会议进展

      2019, 31(2):182-184. DOI: 10.13590/j.cjfh.2019.02.018

      摘要 (522) HTML (0) PDF 5.00 M (1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邮寄地址与联系方式变更通知
关闭